fbpx

我是皮革人專欄:就業?創業?皮件創作之路何去何從?!

由於台灣特殊的環境及社會因素

加上媒體、網路、社會氛圍、政府無腦式的推波助瀾

造成大家一股腦地學技能、學創業

殊不知技藝非一日可成、創業為百年大計

每個人都創業,所創的業皆為小資創業

成長率偏低、陣亡率太高,很難有未來的品牌性

小資創業只是短期緩解了失業率高升的問題

讓大家忙於虛耗,讓創業者沉迷於創業之初的一種虛榮感

小資創業,需要輔導補助、難有稅收,內耗空轉

最後國庫空了,百姓更窮了

 

唯有將品牌、設計、製造都在台灣無差別的發展

商品做好了、設計有感了、品牌成長了,開始大量賺取外匯

台灣的未來才有著落

 

然而在政府與媒體的操弄炒作下付薪水的資方都成了剝削勞工的吸血鬼

勞資關係越來越緊張勞工不滿意工作現況,感覺被壓榨了、被低估了

資方需要勞動力提升,才能面對市場上的競爭壓力

 

那怎麼辦?衝突產生了、關係惡化了、互信不見了


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只來自於台灣內部

各行業更有來自於全世界四面八方的競爭壓力

可是有生產力的不願意就業

 

提供工作機會的找不到適合的夥伴員工

單純是職場供需問題?還是薪水問題?

還是台灣根本已經進入一種失衡狀態?!

 

工作者,無心工作,每天幻想著下一個機會會更好,下一份薪水會更高

用人者,因市場飽和、同質性過高、方向錯誤、網路劣質品及價格競爭等因素

而賺不到錢,調不起薪水、付不起高薪。

  

這些問題不是專屬於皮件製造業、皮件服務業,

但由於我們是傳統產業的一份子,在短視政府的教改影響下

勞動力是缺乏的、薪資是高昂的(僱工整體成本)

讓人力與薪資的問題更顯嚴重,所以更缺工、更沒有全球競爭力

  

因此

禾亞皮作坊陸續尋覓工作人員

希望大家能透過提供工作機會來讓加入者了解傳統工藝

並且能待得住傳統行業,共創未來榮景

台灣,總是要有一家一家的中大型工坊成形

吸納想成為工匠的夥伴一起努力

而不是人人自成一家,養活自己或許可能

想長大卻遙遙無期

短時間想形成台灣是皮件大國的理想,可能將是遙不可及的幻想

 

綜合以上所述

無論是設計師、匠師或未來加入的學徒

我們都希望是能待在禾亞皮作坊一輩子的夥伴

如果禾亞有百年,也希望工匠之子、之孫加入大家庭

我們如此期許,也持續努力

  

所以整理多數工坊找人的前提是:(三有二沒有)

1.有確定的工作需求

2.有積極的學習動力

3.有堅定的工藝執著

4.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暫時)

5.沒有自行創業的想法(十年內)

 

這『三有二沒有』的前提

可能有幾項不容易符合大家的想法

但是將工坊當成職業訓練所並不適當

畢竟穩定的品質及生產力是一間工坊的生存基礎

 

 以上,僅為心情抒發,也希望觀者有感

  

禾亞皮作坊 創辦人 張繼榮 (2015/12/24 禾亞皮作坊)

0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