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019北海道ITAGAKI研修之旅

  • 主辦:台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
  • 協辦:禾亞皮作坊
  • 時間:2019年 8/28 ~ 9/3
  • 人數:10人
  • 成員:台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會員、禾亞皮作坊學員
  • 自費部分:機票(時價,約8000-16000不等)
  • 共同費用:食宿、當地交通、宿舍清潔費等,日文翻譯之機票、交通及住宿。(花費約在12,000元-18,000元左右,視是否有旅遊行程而定)
  • 註:協會不收任何費用,隨行人員均為全程自費之義工

 

久聞日本品牌鞄 いたがき(ITAGAKI)有「北海道的愛馬仕」之美譽,能夠親身在工廠裡、跟著日本職人體驗栃木革製品的生產流程,是極為難得的機會。台灣手作皮件發展協會經過了多年努力,與鞄 いたがき(ITAGAKI)建立了彼此的信任,才能爭取到不只是參訪、而是實際投入生產線操作的實習研修機會。

 

了解鞄 いたがき(ITAGAKI)這個品牌…

創辦人板垣英三先生從15歲開始學習皮件製作,在純手工到機械生產的過程中、見證了6、70年代的日本經濟起飛,也曾在旅行箱大廠ACE裡累積經驗,終於1982年在北海道的赤平市成立了「株式会社いたが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是少見的在量產中仍能維持工匠職人精神的皮件品牌。有興趣多了解品牌文化的朋友,請見官網https://www.itagaki.co.jp/

由於宿舍的人數限制,團員只能有10位。其中行程規劃、住宿交通安排、與日方的聯繫等諸多繁瑣的前期作業,皆是來自禾亞的張老師、呂老師、慶鐘老師三位細心的籌畫,全程義務支援,尤其慶鐘老師的日文專長對整個旅程的貢獻極大,此行能滿載而歸,真要感謝這些真心付出的人。

 

8/28,Day1 北海道我來了

一路風塵僕僕由台灣飛往了新千歲機場,轉乘JR前往札幌市再轉滝川市,最後搭接駁車才能抵達ITAGAKI所在的赤平市,這是個有些偏遠的小城。

抵達ITAGAKI的宿舍,一棟2層樓的木造建築,環境清幽,彷彿民宿一般舒適宜人,在這裡我們將度過3天的團體生活。

舒適的ITAGAKI宿舍,原本是會長之前住的老房子,特別友誼出借給我們

當晚,呂老師召開了行前會議。

ITAGAKI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生產,每組有一位班長+3-4位組員,協力完成當月訂單。要能擔任班長職務,除了工藝水準達標之外,還要有清晰的頭腦來管控物料、人力與排程。我們將被編入小組內,由班長親自指導。

她再三強調,ITAGAKI免費提供我們實習機會,讓我們進入正規的生產線,用正式的物料來操作,產出正式的成品。如果我們出錯了,班長就要花更多時間幫我們善後,所以務必照著班長的指令來動作,千萬不能自我中心,用自己的習慣甚或是小聰明來操作。
➜實習生活守則1:聽班長指令行事

工作分配了就定下心來完成,不要因為工作內容不滿意、太單一而想中途更換,畢竟班長花費自己的工作時間來指導我們,不斷換人再重新指導,是在耽誤班長時間,而他們是有產量壓力的。
➜實習生活守則2:將心比心

團隊生活中有很多需要互相配合、支援、包容之處,尤其宿舍的餐點須自理,也要共同維持整潔。
➜實習生活守則3:互助合作

最後,我們並不只代表眼前的10個團員,所有的表現關乎未來能否持續辦理實習、產業間能否繼續交流,所以請大家多為團隊著想,盡量拿出最優質、最團結的表現。
➜實習生活守則4:以大局為重

讓我們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全力以赴、當個稱職的ITAGAKI工匠吧!

 

8/29,Day2  上緊發條的上工日

天才剛亮,團隊裡已經有人貼心幫大家備妥了早餐,讓我們能元氣十足地去工廠實習~這就是我們互助合作的團體生活。
工廠就在宿舍不遠處,散散步就到了。
進入工廠,迎接我們的是川崎小姐,她是我們和ITAGAKI的聯繫窗口,每年都花了許多心思照顧我們,真心感謝她。

早晨窗外的風景美,但大家開心用餐的畫面更美,彷彿大家庭一般

跟著員工一起做完早操後,川崎小姐帶領我們參觀整個工廠,包括裁斷區、製作區、五金管理、品管區、出貨管理、行銷部等部門,仔細了解每一個生產環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負責裁斷機的大姊,纖細的身軀居然是操作裁斷機的高手,翻轉了我們對女性不適合操作機械的刻板印象。驚訝的發現工廠裡一台服役多年的龍門裁斷機是台灣製造的,MIT的好品質不禁讓我們有點小小自豪。

多虧慶鐘老師超專業的日文翻譯,才能理解ITAGAKI的每道生產流程

參訪結束,要進入實習階段了。
步上樓梯,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幅風景畫。
喔不,這只是一扇窗,風景就跟畫一般,美的有點超現實。

這就是ITAGAKI的工作環境,十分友好、清新。

進入2樓和3樓的工作區,大家被分派到不同的小組,各有不同的任務。隨著班長指導,慶鐘老師仔細的翻譯製作步驟,要我們務必依照指令操作。

這裡負責的是枥木革製的大包,班長從上膠開始教起

在班長的指導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一點沒有藏私,完全把我們視為ITAGAKI的員工來看待,這點令我非常疑惑,難道不怕被偷師嗎?

專門製作小物的部門,用很純樸的工具上邊油

問了張老師才知道,「透明公開」就是板垣會長的經營理念,員工都能自由分享技術、了解原物料成本、產品銷售狀況、製作流程….會長並不擔心技術外流,反而希望有能力者出去創業,未來成為ITAGAKI的合作夥伴,這樣的視野和心胸真是令人感佩。
(真的有好幾個這樣的成功案例,之後會安排參訪其中一間羽原工房)

裁斷區是很重要的一關,不僅掌握皮料的損耗成本,皮革的紋理也跟作品的成型曲線有關。

在課堂上,做包多是一人獨力完成所有程序,但大量生產的概念是將程序拆分,單一動作重複做,進而提升速度及良率,形成流暢的生產線,這是我之前沒有體驗過的。

於是每個人的動作縮減成單一指令,重複著做同一件事,你上膠水20片、我上邊油40片、她壓刀模100片……

每個人隨著小組的製作進度,會分配到不同的工作項目。

有趣嗎? 坦白說有些單調,重複的事做一整天,而且沒有椅子坐,從頭到尾都得站著,這並不是一個能用有趣來形容的工作。

發現了嗎? ITAGAKI使用的工具都很簡單,並沒有花俏的工具,卻能創造如此驚人的產能。

但也就是在這重複的過程中,漸漸發現重複的那項工作在不斷精進,做著做著就發現自己變快了、接著還有餘力觀察到班長在做甚麼、訣竅在哪裡,甚至會突然想通某些自己以前做法的盲點。
量變帶來質變,這是我以前沒有感受過的。

套句慶鐘老師的話:去哪裡找人幫你做這麼多成品給你練習?還枥木革耶!是不是很值得!?

ITAGAKI的邊油程序共有4道,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日式邊油技巧

突然能體會人家說的:職人之路很孤獨

那種孤獨其實並不是說創業一個人很辛苦的感覺,而是在成為職人的修練之路上,每個環節必須自己陪著自己練功,自己過了這關還有下一關要過,做不好還要安慰自己不要放棄,於是單調的動作一直重複,直到精進為止

運用皮性直接塑出皮包的弧度,除了要有一定的黏貼技巧,皮料的品質和紋理走向也是成敗的關鍵。

職人的養成之路上,我們一起享受這種孤獨吧。

一整天的實習,只有中間有一個小時的午餐+2次10分鐘的休息時間,在體力上的負荷是極大的。
這不是有趣的工作,但,極有意義。

 

8/30,Day3  開心的歡迎餐會

第二天上工,熟悉度增加了,感覺一切都得心應手許多,但仍然不敢鬆懈。

今年的製作進度較快,首次進入到最後合袋車縫的流程,看著針車一針一針的縫合,真心期待這個成品能送到欣賞它的客人手上。

這款枥木革製作的女包,進入了合袋程序。包身有自然的圓潤弧度,工序繁雜,包包細節請看https://www.itagaki.co.jp/products/items/E560.html

川崎小姐告訴我們,透過實習生的來訪,身為榜樣的員工們也變得更專注、效率更好,這是教學相長的收穫。同時也對於台灣人的高度專注力感到驚訝,很放心讓我們來此參與生產流程。

為了表示雙方友好,ITAGAKI特別在這天下班後為我們辦了歡迎餐會,親手為我們烹調餐點,連馬鈴薯都是自家採收的,真是非常用心款待。班長們原先在工廠的嚴肅模樣,下了班就自動切換到歡樂模式,大家用日語、英語、身體語言做各種交流,度過了開心的一晚。

 

8/31,Day4  台日工匠技術交流日

在ITAGAKI舉辦實習多年,今年終於有正式的技術交流機會,讓我們一展台灣皮作實力。

這天是周末,好多位ITAGAKI員工犧牲假日來參加這次交流,協會這邊當然要努力端出好菜來滿足大家,不但安排了張老師講解針車配件應用、襯料應用、邊油盒示範、進階打版技巧等專業知識,還加碼了九份皮塑大師來講解塑型概念呢。

ITAGAKI擅長使用植鞣革,但對鉻鞣製作反倒沒有張老師來的有經驗,張老師拿出百寶箱逐項解說壓腳、喇叭、襯料、邊油盒的功能,這些都是日本朋友甚少接觸的,果然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驚嘆聲呢~

ITAGAKI給我們實習機會,我們也樂於分享鉻鞣的製作經驗做為回饋。工匠之間的交流切磋,多美的畫面。

下午安排進階的打版技巧示範,日本朋友們表示打版是他們較少接觸的一環,也少有進修學習的管道,甚至想安排來台短期研修打版課程呢。聽到這裡,突然覺得我們很幸福,在台灣就能學到完整的打版打樣製作流程。幸福有時候是比較出來的。

沒看過「扎錐對版」的技法,日本朋友很想嘗試怎麼做

愉快的交流時間結束,期待還有更多機會、激盪工匠之間的火花。

把握在ITAGAKI的最後一小時,團員們開始血拚ing~~~
摸了兩天的枥木革,終於有機會帶回家了?~
ITAGAKI的展示空間很美,產品很美,服務也很到位,每個皮件出貨前都會仔細上油保養,也有免費烙印服務。有機會來到赤平市,真心推薦在ITAGAKI喝杯咖啡、逛逛皮件、欣賞美景,享受慢活人生。(想知道有哪些好買? 請按這裡)

部分圖片引用自ITAGAKI官網 https://www.itagaki.co.jp

 

9/1,Day5  開啟吃喝玩樂模式

要離開宿舍了,大家都起得特別早,做早餐、整理環境、收拾行李….今天也是一個滿檔的行程。

住宿三天,在廚房裡用北海道的豐富農產品變出了5頓飯

從宿舍出發來到JR赤平站,這是個無人小站,我們要去富良野觀光。
(就是因為沒有人,我們才能拍出張老師的出道作品,好奇想看請加入社團)

結束實習,鬆了一口氣,大家都變得活潑起來

富良野是北海道的觀光重鎮,有美麗的花海、豐盛的農產品、各式觀光工廠等著我們去探索,無奈天公不做美,傾盆大雨擾亂行程,還好品嘗到排隊美食-唯我獨尊咖哩飯,總算不虛此行,繼續往札幌出發。

抵達札幌,迎接我們的是大晴天,總算可以大步趴趴走。在美麗的夕陽下走訪了著名的北海道大學、市政廳等著名景點。

接著來到血拚聖地-狸小路逛街、覓食。
不知不覺已經天黑,手上也滿滿戰利品~

 

9/2,Day6  羽原工廠餐訪+小樽自由行

今天參訪的羽原工房HABARA COLLECTION,創辦人羽原先生是從ITAGAKI離開後創業的成功案例,飲水思源的羽原工房也成為ITAGAKI的衛星工廠,分擔了部分小物的產量。規模不算大,由十多位員工組成,店鋪結合工廠,是間小而美的工房。值得一提的是,員工中有好幾位是殘障人士,但仍舊可以盡責地完成工作分配,令人敬佩。

理事長親自接待我們,還讓我們試用好幾種機具,非常親切

下午到了北海道的觀光勝地-小樽,運河風情怎麼拍都好看。
一路上吃吃喝喝買買,不知不覺又走了八九公里,奉勸來參加的朋友,務必練好腿力再來參加這種行軍團喔。

如果有空,可以排一整天待在小樽慢活,悠哉地看日昇日落

 

9/3,Day7  返家日

時光飛逝,來到此行最後一天了。
在北海道神宮享受芬多精,祈禱順利平安,為旅程畫下完美句點。

短短的七天研修結束,每個人內心留下的印象都不同,

有人對於ITAGAKI的企業文化印象深刻,公開透明的管理制度把每個工作貢獻的成果跟員工分享,使員工更有向心力及成就感…

有人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無論是完成一個包或小物,都需要每個人各司其職,才能達到熟能生巧、快速生產,打團體戰遠遠勝過單打獨鬥…

有人發現工匠們工作時的專注和私底下的活潑,反差極大,正是這種專業態度打造出ITAGAKI井然有序的場域,分工自律的氛圍…

有人見識到職人的效率,是來自長久而專注的做同一件事,不因為無趣就放棄。而這正是我們所欠缺的地方,過度追求炫技,卻忽略扎實的基本功…

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同,不變的是,只要用心,就能體會更多。

2019的北海道,留下我們深刻的足跡,期待明年再相遇。

BY 禾亞 家欣

註1:本研修每年舉辦的時間都不同,通常會在3-4個月前公告。煩請密切關注協會官網協會臉書發布的訊息。

註2:協會每年舉辦多次參訪及研修,協會會員及禾亞學員優先參加,加入協會方式請見協會官網

 

0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