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的張力調整,靠的是一組調節器,
可稱為「張力調線組」,又稱夾線器、張力調節器、沙拉組….
在工業機台上多為手轉調整,塑膠殼或電腦針車有出按鍵微調式的,
安迪塞耶比較喜歡手控的。
為了讓您稍有概念,
安迪塞耶幫您先將工業機台(皮革用平車、筒車、柱車常見款式)的調線組分為:
1. 單夾標準型
2. 單夾改良型
3. 單夾三角進階型
4. 四角雙夾複合型
當然還分為雙針、單針用途…
還有個別機種、廠家設計的特殊款….族繁不及備載。

安迪塞耶以最常見最常用的單夾來分析一下,包含:
主體、螺桿、廻線彈簧、雙夾片、頂板、壓縮彈簧、固定墊片、調節螺帽
這些零件看起來不容易壞,
但您要知道,機器的每一個針孔、每一組針目、每一道直線,
都是針線不斷的高速上下所成,
每一次的上下線鏈結,就是一個高張力的拉扯。
所以,老機器拆開這調線組,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刻痕,
您無法想像細軟車線居然可以將金屬摩擦出溝痕,
這就叫針車界的滴水穿石、貼杵磨成繡花針。
這組容易被長期疏忽的針車零件,會壞也需要調整。
裡面零件通常沒有分開賣,多是整組更換,
就算有管道分開買,因為針車界的大牌子有自己的規格及系統,
不同系統的無法通用阿,找零件的時間,整組換掉快一些。
這組零件的功能,就是調節上線的張力(拉力),也可說是底線的反作用力。
該調多少? 難以一言蔽之。
老話一句,要視皮料厚度、硬度、物性總合表現來適度微調。
由於車縫的條件(厚度/硬度/物性…)一直在變動,
所以張力需要時時檢視與調教,
才能將上下線完美的鏈結交錯在皮料的中央。
上面旋鈕如有刻度數字,也僅供參考,別死記數字,
一旦車縫條件變動了,數字的參考性就失去了。
當然,底線也需要一併檢視與調教。
但底線系統在此暫不贅述,梭殼梭心大釜的學問更驚人。
有人說,何謂皮料太厚太硬?
這需要以機種、車針、車線來考慮,並以結果來綜合評論,
裡面變數太複雜,不好幾百字就說完。
例如,使用劍尾針與圓針,
穿透力大不同,結果當然也不一樣。
使用不同粗細的針,也會改變阻力,
要抗衡不同阻力大小就需要改變拉力大小……
由於調線組直接以壓縮彈簧作為壓力來源
它可能會過度、也可能會不足,穩定性也有變化,
搭配前一篇的攏線鉤貼文,
可以實現以拉力角度的改變,再作微調與穩定平衡。
鬆與緊:
何時該放鬆?上線太緊時
何時該旋緊?上線太鬆時
沒錯但又是廢話的二句。
怎樣叫太鬆太緊?
以縫線的結果論,您如判斷錯誤就會造成後續的錯誤。

上線的鬆與緊,要看材料軟硬、看厚度,還要與底線張力調和。
旋了一定夠緊?放了一定夠鬆?
鬆緊OK了,皮料卻皺了、車線卻毛了?
皮革上下正反都不浮線結球就漂亮了?
還要考慮線跡的角度鬆緊、及針孔大小的表現….
人生好難,調上下線更難。
您會說,安迪塞耶說了等於白說,
殊不見,多少手縫好手遇針車皆投降。
多手車縫老手無法快速應對不同材料、設計及加工方式,
更有加工廠大姊大叔,一輩子堅守一台機器。
因為不會調整、因為不願理解..….
說真的,來禾亞而不會調張力者少,但能調好張力的仍不多見。
因為…..我們車的是天然的皮革,我們做的是形形色色的袋包,
有時候是材料因素,有時候是調校因素,
也可能是這組零件故障或不適用目前條件(也就是超過物理極限)
中間的學問,別問,你會怕…..XD
安迪塞耶怎都熟悉?因為….我用了大半輩子試圖玩好這件事
張力的調教,寫透了就是一本博士論文阿~~
曾想開個講座專講張力調校這件事,因為要調好,有時候還需要去改造
但有誰想花時間去研究一個您覺得不重要且長期忽略的零件呢?
悄悄問,想要了解的讓我知道一下~~~
(加入張老師的FB社團,可獲得第一手皮件專業資訊喔)
【禾亞皮作坊】是全台最專業的皮件教學品牌
- 想了解機具相關知識,歡迎參加我們的【各式講座】
- 想學習專業皮件製作技術,請參考【DM時尚皮藝菁英計畫】
- 禾亞的教學優勢
- 禾亞的專業設備與環境